青岛日报讯 2010年,青岛市以促进“7+5”产业调整升级为主线,通过搭建平台和政策引导,深化“三个平台、六条路径”为主的融资组合服务模式,融资渠道进一步畅通。
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我市引进银行、担保、风投、产权、典当等一批服务机构入驻的融资服务平台,目前已累计服务3000多家企业,直接帮助企业融资7亿多元,并发挥了叠加和乘数效应,实现融资资源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政府补贴第三方评级机构进行的免费信用评级,将评级结果与政策扶持、担保费率挂钩,实现了800余家企业信用信息资源整合,破解了多年来信用信息不对称导致融资难的瓶颈;通过政府出资增信、组团担保、集合贷款等方式,20家小企业接受了近亿元的小额贷款服务,贷款利率上浮均不超过5%,破解了小企业贷款利息高的难题。通过政策引导和搭建平台,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主渠道作用明显增强。据了解,目前驻青中资商业银行都建立了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形成了“大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新局面,中小企业新增贷款首次占6成以上。
针对企业短期流动资金紧张的难题,由市经信委委托市担保中心等机构,在国内首创了政策性还贷周转金服务,累计为142家企业提供33.7亿元,平均收费仅为市场价格的五分之一,在节约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平抑了民间融资市场价格,企业和社会效益显著。与此同时,股权投融资平台建设也促进了各类企业产权流传和并购重组。支持企业通过股权融资、风险投资、集合信托、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优化企业融资结构。2010年,3家企业通过股权直接融资1.08亿元,破解了多年来企业直接融资难的问题。积极推进产业链融资,在加快大企业与配套中小企业资金结算进度方面实现突破。构建大企业、银行和政府“三位一体”的中小企业融资帮扶体系,鼓励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对其产业链配套中小企业的资金结算进度,有效解决了配套中小企业资金周转问题,促进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同发展。 (青岛日报 王 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