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两个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两个结合”写入第三个历史决议。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作出系统阐述。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是对我们党百年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验总结,更是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党提出并坚持“一个结合”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求索过程
中国共产党提出“一个结合”是一个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探求真理、从总结经验教训中走向胜利的过程。在毛泽东同志之前的我们党的领导人,虽然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是由于未能准确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未能深刻把握中国革命运动基本规律,所以在革命实践中屡屡遭受挫折和失败。
正是因为毛泽东同志把中国社会的特性认识透了,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军阀之间的战争认识透了,才首先提出并做到“一个结合”。毛泽东同志1928年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指出,中国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存在真空地带,这个实际情况决定了当时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我们的主义、我们的方略能够发挥作用。
1930年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形成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哲学思想,对“一个结合”的必要性作了哲学论证,对实现“一个结合”的方法论作了系统阐述。
1937年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完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总结。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带领我们党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加突出中国特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解决了各时期的实际问题,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两个结合”不仅意味着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运用条件融会贯通,还意味着要对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然于胸、运用自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领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一以贯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探索实践进行了理论升华。
实际上,早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执政为民中的重要作用。
比如,在河北正定工作时,借助拍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有利契机建造荣国府,开创旅游业“正定模式”。在福建工作时,十分重视朱子文化遗迹保护、朱子理学的研究和传承等工作。在浙江工作时,推动良渚考古不停步,首次提出并系统阐释了“红船精神”。在上海工作时,强调要保护好党的一大和二大会址,提出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也是上海的宝贵资源,等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政治发展不仅要适应变动中的社会经济生活,还要适应构成整个社会发展背景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和社会心理。也就是说,政治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适应,不仅包括经济因素,而且包括历史和文化因素。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但我们党是中国的共产党,是汲取中国这片土地的养分生存发展的,是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上的参天大树,必须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基础上,创造性地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而且,中华民族有很多发展方面的重大问题是要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起来一体研究解决的。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更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方法论,汲取中国历史上长期繁荣昌盛的强大基因,确保我们重新走上巅峰之后能够经久不衰,确保在我们党的带领下成就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直面社会发展对政治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定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在充分实践探索基础上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以强烈的历史担当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无论是在中央重要会议上阐述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还是在调研考察中同基层干部群众倾心交谈,或者是在国际重要场合公开阐明中国立场,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认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思想源泉,旁征博引传统文化经典和历史典故,承继中华文明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的精华养分,开辟了在深厚传统中取精用宏、固本开新的治国理政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还从战略高度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特别是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也是维系两岸同胞亲情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弘扬、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两岸同胞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加速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提出“第二个结合”,实现了我们党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是在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把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将中华文化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融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次迸发出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从五千多年的深厚文明积淀中汲取安邦理政的治国之道、修身处世的道德理念、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质文兼具的表达方式,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打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丰富和发展的历史纵深感,打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扇门,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青春永驻,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相结合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因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而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更好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展现永恒魅力。
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形成的,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世界性贡献,并以其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基本原理的推进发展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在百年党史的不同发展阶段与中国当下实际的结合。在一定意义上,“一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具体实际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转化为实践的力量。同时也应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中国具体实际的重要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内在蕴含着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百年党史中,从提出并实践“一个结合”到准确提炼、明确提出“两个结合”,却经历了一个艰辛而伟大的探索过程。这是因为,一国合理的政治发展过程是政治发展实现最终目标的关键,而过程的划分和每一过程所应达到的发展水平的确定,则应完全基于该国的特殊国情,完全取决于找到提出思想、付诸实践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就是聚焦国情、适应时代、创新发展的领袖,就是能够提出思想、付诸实践、推动质变的伟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起点上提出“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内在规律,这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千秋伟业的重要理论基石,充分体现了总书记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勇于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勇气,体现了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想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关键时间、关键节点作出的“两个结合”的关键论断,给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带来了质的提升。
可以说,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更加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既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确证;既是“让马克思说中国话”的深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焕发生机活力的标志;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理论发展的必然结论。
所以,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变化,也绝不仅仅是概念上的简单叠加,而是新时代条件下对党的理论创新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历史自觉和文化自觉空前提升的产物,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涵的重大丰富和发展,也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辟了广阔空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一经掌握群众,就会转化为强大物质力量。作为党委办公厅系统干部,我们要通过主题教育,全面系统深化学习理解,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真正学出政治忠诚,学出使命担当,学出实干精神,学出深厚情怀,学出斗争本领,学出清醒坚定,从新时代伟大实践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悟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三服务”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