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于我们 资讯中心 通知公告 担保研究院 投诉建议风险 会员中心 考试认证 企业曝光台 联系方式
  [会员登陆]
站内搜索
  相关栏目
政策法规
行业新闻
领导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法规 -> 详细信息

中国担保法制度的发展脉络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阶段

 

中国担保法制度最早出现于1986年的《 民法通则》。

 

《 民法通则》 第89条“债的担保”中规定了四种担保方式:保证、抵押、定金、留置。

 

规定有人保和物保,但并未将抵押和留置划入物权,抵押的规定也没有把不动产抵押和动产抵押分开,也没有提到质押。

 

四种担保方式统一归于“债的担保”中,立法者突出担保的功能而非方式。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担保法司法解释》阶段

 

 

1995年10月1日生效实施的《 担保法》关于担保制度的规定比较全面,分为“总则”加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五种担保方式。

 

2000年12月8日颁布的《担保法司法解释》扩充了在建工程抵押、金钱特定化质押、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等不动产收益权出质等具体担保形式。

 

这种担保单行立法的方式是中国特色,是一种全新的立法模式,即不论是人的担保、物的担保或金钱担保,都基于同质的增信功能而合并,并由此抽象出一些统一的一般规则。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阶段

 

2007年《 物权法》颁布,担保物权被界定为物权,与所有权、用益物权共同构成物权法体系。

 

抵押、质押、留置作为担保物权被规定在物权法中,并规定“担保法与本法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法”。

 

至此,《 担保法》所构建的独立的担保制度体系被改变,担保物权归入物权编,保证留在《 担保法》,定金同时规定在的《 合同法》和《 担保法》中。

 

4、《民法总则》阶段

 

2017年10月1日生效的《民法总则》第114条第2款继续沿用了《 物权法》中三种物权类型的概念。

 

5、《九民会议纪要》阶段

 

2019年11月发布的《九民会议纪要》,提出了“非典型担保”、“新类型担保”、“让与担保”的概念,在坚持登记对抗的原则下,关于担保物权的“物权法定”原则进行了灵活调整。

 

至此,虽然仍有部分学者认为担保既不是物权也不是债权,而是确定债权实现顺序的制度工具,建议将担保平行于物权和债权独立成编,但担保物权纳入物权编的框架已基本确定。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阶段

 

 

直至《民法典》出台,在废止《 物权法》、《 担保法》同时,《民法典》建立了担保物权+保证合同+定金罚则+带有担保性质的独立合同(或合同条款)的担保制度体系。

 

 

 上一篇: 公司担保法律实务研究(一):规范性质分析、相对人善意的认定
 下一篇:金融监管有关政策汇编(2021年度)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   邮政编码: 100031
联系电话:010-66094423    010-53392692    13522178372
中国非融资担保产业联盟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8—2011   京ICP备10042963号-1

 

担保体系建设领导机构:国务院办公厅  担保监管机构: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  国家人社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务院国资委 工信部 担保研究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非融资担保产业研究院(联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担保自律机构: 担保协会(国际) 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 中国非融资担保产业研究院(联盟) 全国担保机构联席会 担保指导单位:商务部 财政部 国家发改委 国务院法制办 国家科技部 生态环境部 担保监督媒体:CCTV-2 财经 CCTV-2 经济与法  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 法制日报 

                                        

肺癌早期治疗 肺癌晚期治疗 胃癌的中医治疗 肿瘤早期治疗 肿瘤晚期治疗 北京肿瘤医院 北京癌症治疗 汇海 汇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