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于我们 资讯中心 通知公告 担保研究院 投诉建议风险 会员中心 考试认证 企业曝光台 联系方式
  [会员登陆]
站内搜索
  相关栏目
政策法规
行业新闻
领导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详细信息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 多部门释放加快发展信号

 

  8月2日举行的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获悉,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同比增长9.6%,增速位于全球第一。当天多部门负责人齐发声,释放下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信号,包括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高端芯片、关键基础软件等领域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计算设施,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

从全球范围来看,数字经济有效对冲了疫情的影响。当天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统计显示,2020年,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2.6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0%,占GDP比重为43.7%,产业数字化仍然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4.4%。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表示,在全球经济仍处于脆弱复苏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实现经济复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成为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下一步应加快打造创新引领、惠民为民、绿色低碳、安全有序、合作共赢的数字经济。

“百年变局与疫情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发展亟须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表示,下一步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统筹锻长板、补短板,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体系,加快高端芯片、关键基础软件等领域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建设高水平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繁荣开源生态。加快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统筹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和5G应用创新行动计划,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计算设施,培育产业生态,发展高效协同的融合基础设施。

肖亚庆还指出,要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让数字技术更好赋能大中小企业、全方位支撑产业升级。着力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保障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正在积极谋划新一轮发展举措,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当天《北京市关于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提出通过10年左右的持续努力,把北京打造成为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城市数字智能转型示范、国际数据要素配置枢纽、新兴数字产业孵化引领、全球数字技术创新策源、数字治理中国方案服务、数字经济对外合作开放等“六个高地”。

围绕我国数字经济的战略取向与发展路径,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表示,我国应立足产业基础并发挥市场活力,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实现相互促进。面向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需加快构建优质可信的数字经济新基础,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普及;拓展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新空间,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政府治理数字化等。

 上一篇: 食品、药品等领域被列入市场监管严重违法失信管理范围
 下一篇:四川省出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指导意见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   邮政编码: 100031
联系电话: 010-53392692    13522178372    13651033853
中国非融资担保产业联盟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8—2011   京ICP备10042963号-1

 

担保体系建设领导机构:国务院办公厅  担保监管机构: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  国家人社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务院国资委 工信部 担保研究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非融资担保产业研究院(联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担保自律机构: 担保协会(国际) 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 中国非融资担保产业研究院(联盟) 全国担保机构联席会 担保指导单位:商务部 财政部 国家发改委 国务院法制办 国家科技部 生态环境部 担保监督媒体:CCTV-2 财经 CCTV-2 经济与法  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 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