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力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文章首先在分析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四个逻辑的差异、数字世界的机制性优势的基础上,指出数字化的本质是能否充分利用好规模逻辑、速度逻辑、品质逻辑和成本逻辑的差异,让自己的企业整体上拥有了新的规模、速度、品质和成本的优势;其次,对数字世界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思考,并对数字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论述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认为中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并提出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
人类能感觉到的是基于“物”的客观世界,城市、国家、全球甚至宇宙,“物与物”和“物与人”的各种交互,构成了人类实体活动的主要存在形式,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已经形成。通常提及的数字北京、数字中国、数字世界,是按照域的概念对时空的认识和认知,能在数字世界做的事情,将不在物理世界进行,都将在整个世界做数字化转移。
数字世界、物理世界和意识世界“三个世界”并列且互相影响,在计算机技术诞生之前,人类只有意识和物理两个世界。自从计算机互联网诞生后,数字世界就产生了,商业的发展,组织的运营,就是三个世界整合的事情。例如:客户的需求源自意识世界,商家在物理世界里面或数字世界里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达成交易,完成价值的创造和交换。管理者的思考,在意识世界,执行者的工作,在物理世界产生,管理者的意图得以实现,世界因此而改变。世界是一个空间、时间和环境状态的认知。文字语境下的“数字世界”指的是由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连接技术以及云和端构成的整体架构,而不是孤岛式、局部的数据化,这种特征会导致数据闭环的形成以及协同机制的改变,从而根本上改变了经营的管理模式。数字化的过程就是联、互、网的过程,联网、互动形成一个网络,在此之上有网络效应和数据智能、数字合约等,就是数字化的本质的特征。
一、数字世界与商业
为什么整个世界正在向数字世界转型?原因很简单,在数字世界中,衡量一个组织运转状况的四个关键指标和组织效率提升的两个机制,都从底层逻辑上有别于物理世界或意识世界,这是一种范式的转移。
(一)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四个逻辑的差异
衡量特定组织的运转状况的四个底层逻辑是规模逻辑、速度逻辑、品质逻辑、成本逻辑。为理解方便,可以把组织局限到商业性组织,对两个相同的商业模式商业组织,如果这四个要素存在本质性、系统性差异,就会带来本质的竞争优势。例如,一家电商可以做到多、快、好、省,而另外一个电商只能做到好,前者就有系统性的竞争优势。不难看出,一个数字世界里的商业,和一个在物理世界或意识世界的商业,有着本质不同的要素逻辑。它不仅是域的概念,还有系统、意识改变的概念。
1. 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在规模逻辑层面的差异
在利润基础上做大,是每个生意背后企业家的愿望。在线上做电商,“双 11”期间,十万、百万、千万的用户,同时“涌进”一个线上“商城”,技术上要做的事情不少,但是加带宽、服务器是主要的工作,也是主要的成本项。如果是线下,无法想象同时有数万消费者涌进一个商场,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不是需要多少营业员的问题,而需要的是警察来维持秩序。线上数字世界的规模逻辑是不一样的。
2. 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在速度逻辑层面的差异
把一个消息由人在物理世界中送到 40 公里之外,就是一个跑马拉松的人,现在最短的时间,也要 3个多小时;即使采取目前最快的运输工具,也需要以分钟计。但是在数字世界中,基本可以做到没有延时地到达。线上数字世界的速度逻辑和物理世界不同。
3. 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在品质逻辑层面的差异
在工业生产中,品控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为此需要有人在物理世界使用肉眼来进行品控,发现瑕疵,防止次品出厂。但这并不十分有效,人需要培训,人有情绪和疲倦的时候,眼睛有累的时候,所以人工的品质控制,一道不行来两道,两道不行三道。现在 00 后的游戏世界里长大的人,已经不愿意做如此辛苦的工作。如果用照相机转到数字世界,这样的数字化的眼睛不仅没情绪不知疲倦,而且看得快、看得准、看得久,这是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在品质上的差异。
4. 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在成本逻辑层面的差异
一个小小的便利店,成本项目数千项,每个进行 50%的成本优化,放在数千个项目的大环境下,不会有太多的改变。所以,成本控制在物理世界是十分复杂的事情,但在数字世界,成本就是服务器、带宽、技术人才等几个要素,线上对线下构成了结构性的优势,这会让成本管理有本质的差异。在 4 个要素上进行成本管理和在 1000 个要素上进行成本管理,完全是两个概念,这就是成本逻辑的差异。
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 4 个逻辑差异不仅仅是本质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有可能会叠加产生,这让数字化企业实现了对纯线下业务的竞争优势,如电子商务相对线下商城来说,成本和规模的要素很可能是同时出现的,而且在品质要素中千人、千时、千面的推荐系统,又完胜线下的千人一面的质量体验。这就是阿里、京东、拼多多实现如此快速增长和市值爆炸式增加的原因,也是数字世界里的规模、速度、品质、成本逻辑形成的巨大差异。
(二)数字世界的机制性优势
商业上的规模逻辑、速度逻辑、品质逻辑、成本逻辑已经构成了很大的优势,但是在数字世界中,除了在商业特点的优势外,还有两个生产机制的差异:协同机制和迭代机制。换句话说,这是生产方式的差异。在物理世界,协同需要在现场进行,跨空间、跨时间、多人数的协同是很难的,一个大楼的建设,甲方、乙方、咨询方、施工方只能在物理蓝图和监理的机制下来协同,施工及后期维护的挑战不言而喻。但是在数字世界,特别是互联网云端结构下,在一个数据库和相关的应用软件的支持下,这种协同跨角色、跨时间、跨空间进行,一个大楼在没有设计出来的时候,就是需求方、供应方、施工方不断协同进行,各种调整、变化很容易进行,这种协同跨角色、时间、空间进行,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创新。
在物理世界,通常是硬件或软件构成了用户体验,如果一个用户体验需要改进,就要换新的硬件或软件,如果多个产品上下游相互影响,这个调整就变得更加困难。在互联网线上,迭代相对简单,最终用户的使用,设计者可以及时看到,而各种调整的因果关系就清晰了。这样数据实现闭环,往往是硬件平台化,软件定义用户体验,软件用户是不是喜欢,可以做 AB 测试,不断试错迭代。这样的机制,让产品越变越美,用户越来越满意,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创新,如 360、腾讯的系列产品。这就是应用类互联网产品中外国产品在中国打不过本土的产品的原因,迭代机制的优势被本土互联网公司发挥到了极致,而外企的经理人机制让国外的互联网公司难以适应中国本土的产品迭代,迭代机制没有被调动起来,输掉市场就成为必然。
(三)数字化的本质
商业从物理世界和意识世界向数字转移是一个大的趋势,可以在数字世界做的事情,都不在物理世界进行,就是因为其规模逻辑、速度逻辑、品质逻辑和成本逻辑的差异,加上协同和迭代机制的差异,让进入数字世界的企业享受到了这种优势。
很多企业在线下运营多年,数字化的方向做了很多尝试,有时候禁不住诱惑,做了各种各样的数字化,如建网站,做企业号、抖音号、小程序,但是它们很快发现,这些并不解决问题,甚至造成了更多的协同的问题,也增加了很多成本。
什么是正确的数字化的方向?回到数字化的本质和优势,其检验标准一定是数字化之后是否充分利用好规模逻辑、速度逻辑、品质逻辑和成本逻辑的差异,让自己的企业整体上拥有了新的规模、速度、品质和成本的优势,是不是利用好了协同和迭代的机制。如果没有,那就是假的数字化。
任何一个行业的数字化,都可能需要注重外部服务者提供的服务和硬件,数字化的本质是借用生意逻辑的优势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不是为数字化而数字化;借助所有的工具,结合自己的商业交易特点,合理地选择线上和线下的边界,最终实现成本、速度、质量、规模的优势;充分利用两个机制,实现发展的领先。
二、数字世界与人类
数字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映射,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反映,即所谓的平行社会,但它与现实世界有着本质的不同。现实世界是物理的,安全稳定是第一位的,有形有界和有限的,需要有序的便于层级管理和法律道德约束的。而数字世界是人们创造的精神家园,尽管也需依附于物理世界和现实社会,但它是人们精神的去处和灵魂的归处。
当今的数字世界可分为两大类内容。一是现实世界的数字化呈现,原本是为人类的大脑延伸及生产生活效率的提升服务,如网络化、智能化、仿真化等,可称为现实平行世界,是工具性的传统经济社会和文化模式升级或相互促进,但这只是有限的冰山一角。二是精神世界的数字化、网络化、大众化呈现。这是数字世界无边无界无形无常的隐性部分,像暗物质、暗能量一般。在这里是充分的个人意愿和想象的呈现,不像传统由精英主导的功利性文化或少数人说教,其没有地位身份和是非对错,也没有必要,呈现存在感本身就是目的或意义;互动式体验为王者,主要形式为可视化高品质开放式互动游戏等;人们充分实现了精神自由和自我重塑,由自然的社会的本我向超自然社会的超我、真我、无我转变。
在数字世界的理想国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终生精神家园,我的地盘我作主,竭尽所能地自由设计或订制,也许超我才是真我,人们可以尽现自己的另一面或多彩人生,或梦幻或逃避,或亢奋或发泄,这是一个必要的出口。它是一个可充分释放的无限容器,有无边无界无限的自由空间,在这里与生俱来的血统、姓名、颜值等都不重要,也都已成为过去。当今社会正发生着产品向服务,物质向精神,有界向无界等重大演化。固守传统盈利模式 1加 N,倒不如主动适时刷新归零。靠硬件乃至市场及平台垄断模式必不能长久。唯有创新嵌入式、融入式等普适性,订制化等大众化、个性化服务才有希望,这确实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宏大的格局,而不是小算计。
三、世界数字经济的发展
大力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世界经济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今天,各国要尽快从疫情冲击中实现复苏,数字经济的发展大有可为。[1]
数字经济是全球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引擎。数字经济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孕育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活动,并对传统经济进行渗透补充和转型升级。数字经济的发展从客观上来说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带来的变化;从另一方面来说,数字经济能够快速得到发展也受惠于各国为加快经济转型,以实现经济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尽快复苏的需要。全球主要国家很早就制定了数字经济战略规划,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中国于 2006 年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把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不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2]
如今,数字经济已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成为转型升级驱动力,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进入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并未如其他行业一样陷入深度衰退,反而在疫情的刺激下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将有望再度成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在新时代背景下,一些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数字经济可能会有很大的发展,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世界进一步连在一起,最终第三波全球化浪潮将会到来,数字经济的新基建将给世界带来经济复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全球数字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在数字经济领域,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实力上仍存在一定差距,尽管差距已经开始缩小。
从数字经济规模上看,发展中经济体的数字化程度除了中国位置靠前,其余排名都较为靠后,数字化指数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差距也十分大。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使国家具备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宝贵基础。其他发展中经济体近年已经开始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在发达经济体数字经济进一步趋于成熟的同时,发展中经济体数字经济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1]
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着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数字经济需要实现更高程度上的普惠,为避免把国际政治关系导入数字经济的发展之中,各国要协商制定全球范围内可接受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规则,建设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基础设施等。未来,在全球协力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数字经济也必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据 IDC 预测,到 2023 年数字经济产值将占到全球 GDP的 62%,全球将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全球数字经济的前景是乐观的,数字经济的背后是一个国家大数据的存量和开放程度。[3]
四、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 7.8%。固定宽带和手机流量平均资费水平相比 2015 年下降幅度超过 95%,平均网络速率提升了 7 倍以上。[1]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前行注入新动力。截至 2020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9.89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70.4%。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等迅速发展,互联网行业在促进经济复苏、保障社会运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助力我国成为 2020 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后疫情时代,2021 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更是实现同比增长 18.3% 的骄人成绩。[1]
(一)中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
最大的网民规模,最强的电商销售,最大规模的移动支付,中国拥有很多的大数据之最,也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极具活力的数字经济。不过,数字经济不仅是电商平台的销售狂欢,也不单纯是公共治理、市场供需和社会民生与网络信息的深度对接,不仅仅是现实生活和市场经济向网络世界的转移。数字经济既包含传统经济依托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的存量转移,也涵盖技术升级,如 5G 支撑下的互联网技术升级(人工智能等)衍生新经济模式。更重要的是,大数据时代是一场深刻的新技术革命,催生新的生产力并创造出新的经济成果,充分使用区块链技术是大数据存量变现的有效途径。[1]
数字经济竞争相当激烈,各经济体依然奔跑在紧张且看不到终点的赛道上。这场堪称马拉松的数字经济长跑中,跑在最前面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目前排在第二位。2021 年 1 月,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显示,美国连续 4 年数字经济竞争力位居全球首位,新加坡和中国则位居第二、第三位。虽然中国与美国在数字经济竞争力上的差距在逐年缩小,但中国数字经济依然大而不强。就大而言,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 7.8%。就强而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和美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而且在竞争力上甚至不如新加坡。故而,中国数字经济面临着高速增长(做大规模)和高质量发展(提升内涵)的双重攻坚任务。
(二)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国人亟须进行数字经济的全民启蒙,要扭转国人、市场主体和互联网从业者在认识上的偏颇。一是要从电商网购的狂欢盛宴中冷静下来,平台销售的热闹处于数字经济的初级阶段。二是要改变平台经济主体盲目追求商业模式创新、追求流量制造风口的逐利行为,促使其将更多资本投放到科技创新尤其是强芯补链上来。三是将终端用户从移动支付、社交娱乐、直播带货等基础的生活方式及简单的商业交易,提升到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来。
国家不仅要有系统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还要通过“补短强基”增强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当全球特别是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意识到 5G 技术成为国家竞争的核心生产力时,中国更应掌握互联网新技术优势,让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流为数字经济服务。如果说在 IT 时代打好了数字经济的基础,中国将在 5G 技术或更高的代际技术支持的 AI 时代完善大数据系统,实现数字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具体言之,政府加强投资,加快 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行业与新型基础设施的统筹、融合发展,力求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打好云基础,方能上青云。经过疫情考验,大国双边或多边峰会等国际交流,都开始线上进行。全球治理“云”化,必然催生全球经济系统性数字化。
数字经济在中国,已经渗透进国民生活方式和市场全领域,因此中国具备了书写数字经济传奇的优势。打造数字经济传奇,要时刻关注数据安全,构筑安全防护网。当然,发挥数字人民币的先发优势,也是应有之义。中国和世界数字经济的发展都需要科技创新,需要产业数字化转型,更需要全球共同协作,共同健全相关的文化、隐私、伦理、法规、制度,共同制定全球治理规则,从而促进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
当今,数字经济需要全球各国的友好合作才能共享数字红利,才能在全球共同命运体下共建数字命运共同体。探讨中国与全球其他地区国家数字经济领域发展,推动区域性数字经济领域交流合作,有助于促进中国与全球其他地区国家的共同进步,特别是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在全球的影响,树立数字经济强国的形象,也为中国的外交战略大局打牢友谊之基。数字世界从域的概念、从数字的形态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世界贸易规则,实现世界数字经济的规则稳健,从而实现世界数字命运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