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郑薇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出较强韧性,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贸易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直接投资保持较高水平净流入。国家外管局助企纾困,提升外汇管理的服务质效,坚持外汇为邻,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下一步,外汇管理部门将进一步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加强外汇收支形势的监测和分析,不断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框架,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健运行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李文红主持。
金融是国之重器,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多家政策性银行和国有银行围绕“金融担当:助力企业和金融机构互惠共赢”这一主题,分享业界实践。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金融业要适应高水平对外开放,建立内外联动的发展模式。既要更好满足国内投资的需求,也要将业务范围更多拓展到境外市场,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要保证海外资产的安全性。金融机构既要创新跨境金融服务,也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海外业务的水平。
“对金融机构而言,主动顺应宏观大势,更加有效服务新发展格局,深入落实金融工作三项任务,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第一命题。”交通银行行长刘珺分析称,第一,全球化在顺流或逆流的转折腾挪中寻找新的帕累托改进;第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有与之匹配的金融服务新范式;最后,交行将抓住机遇,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见担当、见行动。
“提升服务效能,增强服务的精准性、时效性和便利性,实现银企的互利共赢,开放融合,是工行在内的诸多金融机构需要认真回答的课题。”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郑国雨介绍,工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围绕履行三项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多方赋能企业经营和发展,在“大考”面前,交出工行“答卷”。一是提供金融活水,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二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服务企业新能力。三是发挥全球化优势,助力企业国际化经营。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进介绍,下一步,国开行将继续把服务实体经济摆在首位,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中贡献力量。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全力以赴稳增长;二是用好政策工具,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深化多方合作,共同服务实体经济;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防控金融风险。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张文才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窗口,企业经营还面临较多困难,经济回升的基础还有待巩固。进出口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此特殊关键时期,将履职尽责、勇于担当,发挥逆周期、跨周期调节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运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基础设施重点领域,促进有效投资,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为稳住经济大盘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徐一丁表示,农发行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扛起政策性银行的政治责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服务“三农”主责主业,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加大力度创新推动,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为稳住经济大盘,守住农业基本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介绍,农行是所有商业银行里面唯一在全国县域都有网点和机构的机构,而“三农”也是农行在整个金融之中的难点、痛点比较多的领域。所以农行加大对这方面的支持力度,近三年来,在县域贷款增速累计高达55%,特别是发挥一些逆周期调节作用。
中国银行副行长王志恒介绍,中国银行以八大金融为抓手,以数字化转型为平台,聚焦重点经济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一是通过发展科技金融提升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二是通过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深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三是通过发展普惠金融促进机会平等,为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等重点群体提供可负担的金融服务。四是通过发展跨境金融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厚植服务优势,主动服务国家外交经贸大局,助力稳外资、稳外贸。五是通过发展消费金融,把握消费升级机遇,培育经济新增长极。六是通过发展财富金融致力共同富裕,实现银行端和客户端价值共赢,推动财富金融从小众化主要面向高净值客户向普惠化覆盖各层级客户转变,助力居民财产性收入提升。七是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打通产业链断点、堵点,助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八是通过发展县域金融培育新增长极,丰富县域金融服务供给。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培育塑造互惠共赢健康长久的新型银企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第一,以互惠共赢理念塑造健康银企关系。第二,以数字科技手段践行互惠共赢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