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的星星之火,正在新加坡形成燎原之势。
对于区块链和Web3世界的全面拥抱,让新加坡成为全球资本在亚洲的聚集地,也成为华人资本和热钱流入的掘金池。
然而,对于这场互联网领域的新革命,香港似乎并不甘心将机会“拱手让人”。
互联网新浪潮的主动权会掌握在谁手中,还未可知,但港新之间,似乎必有一战。
新加坡:“广交朋友”
从目前新加坡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以及其现有的Web3市场活力来看,新加坡正在开足马力向前奔跑。可以说是除了北美,最受瞩目的Web3市场,日韩都比不上,受全球瞩目。
香港要想在这轮浪潮中争得一席之地甚至反超,难度不是不大。
新加坡的“对外”基因一直存在。上世纪,在我国大力开放的同时,新加坡作为国际重要的自由贸易港口,也逐渐承担起“中介”作用。
这座有着花园城市之称的沃土,一方面把自己作为产业承接中心,将国土面积还不及上海一城的新国家(新加坡733.1 km²,上海6340 km²),建成了国际中转站;一方面,确立金融开放路径,吸收外资,迅速融入全球化。
新加坡能够成为Web3人才和项目在亚洲的集聚地,正如很多人所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巨大的政策利好。
新加坡于2019年推出《支付服务法》,明确数字令牌的牌照;2020年通过《Crypto发售指南》并提议《金融业综合法案》,基本奠定了加密牌照许可与责任明晰的基础;2021年推出了1200万新币的新加坡区块链创新计划。
Web3领域的主要亮点在于其应用,但由于现有落地项目中,不少项目都有高风险的金融属性特点,使其十分依赖政策稳定性。而新加坡能够在规避风险之余鼓励创新,并对Web3项目有足够容错空间,使其逐渐孕育Web3新项目的一片沃土。
政策利好之余,新加坡的硬件也在同步跟上,在创新金融科技领域的脚步正在同步加快。
虚拟资产和金融科技息息相关,彼此之间有联系有交叉应用。虽然目前Web3金融领域的应用仍不健全,但很多人都对未来两者能擦出的火花,抱有很大期待。
目前新加坡有超过40个创新实验室和超过1000家金融科技公司,涉及人工智能、API、区块链、云计算、数字身份、网络安全技术、监管科技等多个行业,有机会为Web3项目提供足够的基础设施和融资渠道。
当然,除了产业政策利好之外,笔者以为新加坡基因里的融合背景也是其Web3市场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
Web3作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在线生态系统,去权力、去中心化是其重要特点。
以DAO组织为例。作为一种基于区块链、依靠智能合约、利用数字资产在互联网上运作的组织,DAO组织的成员来自全球各地,对于去中心、组织共识十分看重。
在民族主义盛行、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的背景下,新加坡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背景的融合国家,处理冲突的经验丰富。
可以说,Web3选中新加坡并非偶然。而当目光聚集到这片土地时,新加坡也能快速抓住机会。
目前,新加坡在加密领域、区块链应用、Web3项目上成果不断,新加坡公众对于加密领域也有着较高认知。
2022年前六个月,全球加密类项目/公司就完成了 1199 轮融资,筹集了 303亿美元,半年就已经超过去年整年的成绩。
当地时间9月28日,亚洲顶级加密行业大会“TOKEN 2049”在新加坡举行,不仅圈内人士、机构资本来到现场,林俊杰、陈柏霖等明星大佬也参与其中,彰显出Web3的火热。
整场大会有超7000多位参与者、2000多家全球公司亮相,使其成为加密产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而大家似乎忘了,Asia Crypto Week曾连续2年在香港主办,彼时盛况现在似乎不被记起。
就在不久前(9月22日),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在中国深圳和英国伦敦联合发布“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2)”。报告显示,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中,香港以一分之差次于新加坡,位列第四位,这已经是香港第二次被新加坡赶超。
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掉队”,香港想重拾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10月31日,香港财政司下属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下文简称“财库局”)正式公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下文简称《宣言》),强调了对于虚拟资产及相关产业的重视(戳标题阅读政策解读《香港放大招,再次彰显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政策提出三项即将落地的“试验计划”——金融科技周NFT、绿色债券代币化、“数码港元”,并表达了对于Web3产业吸引人才来港,稳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愿景。
香港对于重回虚拟产业中心位置、对于人才的渴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加坡,香港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在一批创业者前往新加坡之前,香港在NFT及虚拟货币领域已有创业基础,金融体系成熟,金融科技体系建设也在加速中,软硬件基础充分。
全球第四大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所FTX就创立于香港,创业圈红人孙宇晨也曾公开表示火币和波场一开始的亚太区域总部中心其实是在香港,只是随着香港相关政策收紧,才不得已从香港转移到新加坡。
新加坡的人力成本和人力沟通成本颇高,而香港背靠深圳,是大湾区核心,这是一片创业的沃土,既有产业优势,也有人才优势。
随着香港的重视和“放开”,鹿死谁手,目前言之尚早。只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香港需趁早。
仅2022年上半年,与Web3相关的新建投资基金107支,总金额达399亿美元。全球市场火热,但仍然主要发生在美国湾区和新加坡、甚至非洲和南美等新兴市场。
据公开数据,从2021年开始,整个亚洲地区Web3相关领域的融资,在全球范围内的占比陡然下降,2022年第一季度的占比只有16%。而且亚洲地区大部分Web3领域融资发生在新加坡、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
大陆机构资本看起来变得“保守”,对Web3的热情似乎下降不少。这不难理解,目前Web3还远称不上有足够的实力和机遇,能在国内撑起一片天空。未来太远,机构和资本等不了那么远,在不确定的时代,只能优先寻求确定性。
但现在,香港看起来动力十足,这是否也意味着华人创投圈的机会来了?
新加坡也许是个好地方,但毕竟还是处于英语环境,华人投资者在要想在这片区域拿到项目或是找到投资人,难度不可谓不大。但香港不一样,联通粤广深,资金、人才、设备都不缺。
与此同时,华人在Web2.0时期积累的经验,不仅是大陆的优势,同样也会是香港的优势。当香港“支棱起来”,新局面由此打开。
香港证监会副行政总裁梁凤仪在10月31日举办的香港金融科技周论坛上表示:“在未来的愿景中,一系列底层技术都很强大,以至于传统金融可能被重塑,去中心化金融可能带来更高效的交易,投资者也将获得一整套相关金融产品,但这一愿景能否实现,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