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工商银行了解到,2011年,中国工商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增长强劲。一季度该行境内分行累计发放表内贸易融资近2900亿元,同比增加850多亿元,增幅达42.58%。截至3月末,工商银行境内分行的表内贸易融资业务余额已达5270多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表现格外抢眼,一季度境内分行国际贸易融资发生额近300亿美元,同比大增160.27%,增幅居国内同业首位。同时,该行境外机构一季度国际贸易融资发生额也超过160亿美元,同比翻了一番多。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工商银行注重从交易、客户和担保三个维度加强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重点加强对物流、单据流和资金流的跟踪监控,有效防范了信用风险。到今年一季度末,该行国内贸易融资表内业务不良率仅为0.33%,国际贸易融资表内业务不良率为0.27%。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贸易融资依据的是真实的贸易背景,因此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蓬勃发展充分反映了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与传统信贷业务相比,贸易融资具有风险较低、流动性好、综合回报高、节约经济资本等特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已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必争之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工商银行充分发挥自身结算网络和客户资源丰富的优势,将大力发展贸易融资业务作为转变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的战略性举措,从产品创新、管理流程和市场营销等多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确立了业务领先优势。 首先,工商银行一方面通过推行“1+N”的营销模式,围绕核心企业交易链,将目标客户扩展至贸易从业经验丰富、交易渠道可靠、履约记录良好、物流和现金流稳定的中小企业,对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交易对手给予融资支持,实现了银行融资与企业供应链的紧密结合,并有效地控制了资金流向和风险。另一方面,为适应我国大型企业国际化和国外大型企业对华贸易快速增长的态势,工商银行充分发挥全球化布局的网络渠道优势,积极拓展全球化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客户的融资业务。特别是通过境内外分行联动营销,使得贸易融资成为工商银行境外机构的重要业务增长点。以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为例,依托集团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中化集团等四大石油公司的良好合作关系,新加坡分行充分利用新加坡国际重要油料转口贸易中心地缘优势特点,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四大石油公司在新加坡的七家分子公司,以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手段,做大做强石油贸易产品的相关金融服务,相关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的业务量占新加坡五大中资银行全部业务量的80%以上,形成了能源类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基础客户群。与此同时,该行深度营销联想、华为、美的、宝钢等中资跨国企业在新加坡的区域总部,与其开展良好合作,带动了贸易融资的快速增长。仅今年一季度,新加坡分行就办理贸易融资16.1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165%。此外,在广西和云南,工商银行还试点开办了边境贸易融资业务,以边贸企业为主要对象,推动了边贸融资业务的健康发展。
为适应市场和客户对贸易融资产品的需求,工商银行构建了以应收账款、应付预付账款、商品(货押)等三大类基础融资产品为核心的贸易融资解决方案体系,基本覆盖了客户的所有交易环节、结算方式和商业模式。其中在国际贸易融资领域,该行以进口TT融资、进口开证、进口押汇、福费廷、出口保理、订单融资、出口发票融资等国际融资系列产品作为主打产品,推出了集结算、融资、理财等功能为一体的自由组合“服务超市”模式,为客户提供覆盖国际贸易全程并延伸至国内贸易的结算、融资、理财和风险管理等综合型服务。同时,工商银行注意发挥内外联动优势,依托领先的科技平台和海外经营网络,为国际化客户量身定做特色贸易融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有效降低资金成本,规避汇率风险,减少对外付款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保障企业应收账款的安全。2010年,工商银行还加强了与外资代理行在进口代付业务方面的合作,试点办理了内外联动项下的出口融资和进口代收承兑融资业务。在管理模式和流程创新方面,工商银行推行授信项下的授权审批制,根据贸易型企业净资产少、负债率高,但贸易关系可靠、物流和现金流稳定的特点,实行区别于一般公司客户的授信管理模式,单独制订了以销售收入、经营现金流为核心的贸易型企业授信办法,强调交易对手、交易商品、合作关系和履约记录等交易条件,适当扩大授权,优化、整合、精简了评级、授信、押品评估及业务审批等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了业务操作,提高了对客户贸易融资需求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效率,很好地适应了贸易融资业务频率高、时效性强的特点。
工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与中国巨大的贸易规模相比,贸易融资业务还是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新兴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工商银行将充分把握这一机遇,大力发展贸易融资业务,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大力拓展贸易融资客户群,培育精通贸易融资业务操作和管理的专业团队,积极探索贸易融资专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打造国际一流贸易融资银行的目标。
来源: 人民网 记者:任晓 |